中文摘要:野外观察和矿相学研究表明,铜陵地区广泛发育同生沉积和热液成因的两类胶状黄铁矿。后者多与石英、铋矿物、自然金及黄铜矿等共生,呈脉状充填于热液早期阶段形成的毒砂、黄铁矿或同生沉积胶黄铁矿的晶隙、裂隙中。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热液成因胶黄铁矿是燕山期中酸性岩浆作用产生的中高温、高盐度成矿流体沸腾的产物。该类胶黄铁矿在铜陵地区的遍在性,一定程度上表明区内存在统一的与燕山期岩浆热液活动有关的金铜成矿作用;其在不同矿区的影响程度,是各矿区热液型金铜矿化规模、强度不尽相同的原因之一。
文章编号: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引用文本:
任云生,刘连登.2006.铜陵地区热液成因胶状黄铁矿及其成矿意义[J].矿床地质,25(Z1):95~98.2006.Hydrothermal colloidal pyrite in Tongling area, Anhui Province, and its metallogenic significance[J].Mineral Deposits25(Z1):95~98
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