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本刊
编委会
在线投稿
道德声明
OA政策
过刊浏览
欢迎订阅
相关下载
基本常识
English
远程投稿必读
作者用户功能
审稿用户功能
常见问题解答
摘要点击排行前10名
(335205)
密西西比型(MVT)铅锌矿床研究进展
(59939)
川西可尔因锂矿田云母矿物化学及稀有金属成矿和找矿指示
(41236)
锗的地球化学及资源储备展望
(31302)
花岗岩与金铜及钨锡成矿的关系
(29504)
论华南地区中生代3次大规模成矿作用
(22652)
冈底斯斑岩铜矿(化)带:西藏第二条“玉龙”铜矿带?
(21245)
LA-MC-ICP-MS锆石微区原位U-Pb定年技术
(20809)
西藏驱龙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地质、蚀变与成矿
(20421)
浅议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大型矿集区
(20355)
全文下载排行前10名
西藏驱龙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地质、蚀变与成矿
(50066)
松潘-甘孜地块南缘燕山早期矽卡岩型钨钼矿床——来自大牛场成岩成矿年代学及锆石Hf同位素证据
(40945)
新疆阿舍勒铜锌矿区(潜)火山岩LA-MC-ICP-MS 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30737)
扬子陆块北缘马元铅锌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
(23825)
湘东锡田A型花岗岩的年代学、Hf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22013)
金矿床中金与黄铁矿和毒砂的关系
(19791)
紫金山矿集区地质特征、矿床模型与勘查实践
(16483)
青海沱沱河多才玛特大型Pb-Zn矿床——定位预测方法与找矿突破过程
(16240)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及其指示意义
(15060)
山西刁泉银铜多金属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13700)
全文快速搜索:
文章编号
中文标题
英文标题
作者英文名
作者中文名
单位中文名
单位英文名
中文关键词
英文关键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基金项目
高级搜索
最新出刊: 2023年第4期
本期封面
目录
新疆大红柳滩稀有金属矿田花岗岩与伟晶岩成因关系探讨
[532]
何蕾,高景刚,王登红,梁婷,凤永刚,黄凡,谭细娟,岑炬标
[摘要]
[PDF]
辽宁青城子地区印支期岩浆作用与找矿预测
[355]
李德东,王玉往,杨云鹏,邱金柱,解洪晶,张志超
[摘要]
[PDF]
中国磁性铁矿石全铁品位和磁性铁品位关系及其意义
[396]
李厚民,戢兴忠,毕珉烽,李立兴,李小赛,倪善芹
[摘要]
[PDF]
川北米仓山南缘典型石墨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357]
段威,唐文春,刘治成,熊观,黄健,刘晓华,陈翔,黄建国
[摘要]
[PDF]
新疆阿尔泰天德Ⅱ号铁矿床矿物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334]
杨国威,杨秀清,吴佳林,张旭升,韩敏强,王志华
[摘要]
[PDF]
西秦岭八卦庙金矿床原位S-Pb同位素组成对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过程的指示意义
[364]
徐一帆,贺文彬,安芳,蔡光耀
[摘要]
[PDF]
安徽宣城矿集区长山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成因
[359]
王静,张达玉,黄家龙,孟翔,张飞,侯舒雅,易洪,WHITENoelClarence
[摘要]
[PDF]
柴达木盆地别勒滩杂卤石矿床特征及其沉积环境研究
[301]
韩光,潘彤,马宗德,刘久波,陈安东,胡燕,赵玉翔,李海明,童永军
[摘要]
[PDF]
滇西南翁孔坝铜多金属矿床绿泥石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321]
曾淑明,张艳,韩润生,刘飞,王明志,吴子卓,田映天
[摘要]
[PDF]
内蒙古苏莫查干敖包萤石矿区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及其找矿指示意义
[348]
吴畅宇,代晶晶,陈伟,江彪,王登红,王成良,王文君,孙洪章,王强,陈玮,蒲秀浪,马文文
[摘要]
[PDF]
ISSN0258-7106,CN11-1965/P
1982年创刊 双月刊
更多>>
为庆祝郑明华教授90华诞暨从事地质工作70 周年 《矿床地质》专辑约稿函
[2023/8/21]
“新疆铁矿床类型、成矿规律与预测评价”专辑征稿启事
[2023/6/19]
《矿床地质》2022年继续入选“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影响因子创新高
[2023/6/6]
《矿床地质》第五届编委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太原成功召开
[2023/6/6]
“南岭钨锡多金属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专辑征稿启事
[2023/6/6]
被引频次排行前10名
LA-MC-ICP-MS锆石微区原位U-Pb定年技术
(287)
论华南地区中生代3次大规模成矿作用
(168)
浅议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大型矿集区
(166)
试论中国东部中生代成矿大爆发
(142)
埃达克岩:斑岩铜矿的一种可能的重要含矿母岩——以西藏和智利斑岩铜矿为例
(124)
冈底斯斑岩铜矿(化)带:西藏第二条“玉龙”铜矿带?
(118)
中国东部大规模成矿时限及其动力学背景的初步探讨
(117)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Ⅲ. 后碰撞伸展成矿作用
(112)
东秦岭钼矿类型、特征、成矿时代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107)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Ⅱ.晚碰撞转换成矿作用
(104)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地质图书馆
岩石学报
地质学报
地质论评
岩石矿物学杂志
中国地质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中国地学期刊门户网
地质通报
您是第
237672378
位访问者 京ICP备05032737号-5 京公网 安备110102004559
版权所有:《矿床地质》编辑部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地 址: 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6号 邮编:100037 电话:010-68327284;010-68999546 E-mail: minerald@vip.163.com
本系统由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