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国家矿产资源简介
    
     阿富汗地质构造及其矿产资源(二)
    
 
2矿产资源概况
阿富汗地质演化历史较长,从太古宙至第四纪地层均有出露,岩浆活动频繁,造就了较为丰 富的矿产资源,除石油、天然气之外,以铁、铜和稀有金属矿产最为重要,并且受区域构造 的局限,在时间上与空间上呈有规律的分布。
2.1主要成矿期
阿富汗成矿时期与区或构造_岩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可划分出5个主要成矿期。
(1) 元古宙成矿期是阿富汗重要成矿期,形成大型沉积变质型矿床,特别是在古元古 宙晚期和前寒武纪(相当于文德期)。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区域火山喷发之后的陆缘或陆缘 海盆中,沉积了一套陆缘碎屑与火山碎屑沉积物,岩性变化较稳定,厚度变化不大。变质程 度较浅,一般为绿片岩相,局部为低角闪岩相。矿体赋存层位对不同矿种有所不同,通常铁 矿产出在绿泥片岩、绢云片岩和大理岩之间,而铜矿多产出在页岩、千枚状板岩与变质砂岩 之间。铜矿层位相对比铁矿层位高。矿体或含矿层多呈层状、似层状,沿走向延伸数公里, 甚 至数百公里,构成不同规模的成矿带。如喀布尔南部卢格尔省的Loghor铜矿带;喀布尔北部 帕尔万省的Hajigar铁矿带。
(2) 早石炭世成矿期早石炭世是阿富汗华力西期岩浆_构造活动高潮期,其成矿作用与 岩 浆活动十分密切,主要为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有关的岩浆型矿床和与花岗岩类侵入活动有 关 的岩浆热液型矿床。前者主要产于华力西期边缘断裂带中,主要为铬、镍矿化,但规模均较 小,而后者分布较广,矿种多,除有色金属铜、铅、锌、金矿外,最主要是铁矿,是仅次于 元古宙的另一次铁矿成矿期。 此外,早石炭世也是阿富汗沉积成矿作用时期,陆表海边缘 台地相中规模较大的锰矿成矿作用,形成了阿富汗唯一的工业锰矿床。
(3) 三叠纪成矿期三叠纪是阿富汗重要的地质历史时期,岩浆侵入活动较强烈,成矿作 用形式多样,有与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岩浆热液脉状铅、锌矿;有与花岗岩类侵位有关的含 钨、锡、铌、钽伟晶岩矿床;有与次火山岩侵入活动有关的热液型和矽卡岩型铜、铅、锌、 金、银等 矿床和产在碳酸盐岩中与岩浆活动关系不明的层状、似层状铅锌矿床。三叠纪是阿富汗铅锌 矿重要的成矿期。
(4) 侏罗纪—白垩纪成矿期这时期成矿作用主要在阿富汗南部地区,并且类型较多,包 括:沿断裂破碎蚀变带的热液型汞锑矿化;沿隆起或断块边缘发育的矽卡岩型钨锡矿化;海 相火山岩盆地中块状硫化物型铜矿以及风化淋滤型铝土矿,后两者规模较大,形成工业矿床 ,其他均为矿化点。
(5) 新生代成矿期古近纪初由于印度板块向北俯冲,使区域构造_岩浆活动和区域成矿 作 用再掀高潮,主要有4次:晚白垩世至古新世,成矿作用与这时期正长岩至二长岩和辉长岩 侵入作用有关,形成矽卡岩型和热液型钨、锡和钼等成矿作用,矿床规模以小型为主;渐新 世是这个时期最主要的成矿期,主要形成伟晶岩型脉状稀有金属锂、铍、钽、铷、铯等矿床 ,并具有一定规模,此外,还有与次火山岩有关的含锡石硫化物矿床;中新世成矿规模有限 , 主要与小侵入体和脉岩有关的矽卡岩型和热液型铅锌、金矿化作用;更新世成矿作用主要与 火山喷发作用有关,形成火山岩型铀矿床和火山机构中碳酸岩型稀土元素矿床。总之,新生 代成矿作用在阿富汗有一定的特殊意义。
2.2成矿类型
阿富汗矿床类型较多,主要有如下几种:
(1) 岩浆型矿床该类型矿床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帕米尔_努力斯坦和东部的卢格尔省。 矿 床产出与阿尔卑斯期超镁铁质岩以及辉长岩、碳酸岩有关,形成了铬铁矿、钛铁矿、磁铁矿 及稀土金属矿床。矿体多呈扁豆状、透镜状,长数十米至数百米,如卢格尔省产于橄榄岩 中Loghar铬铁矿矿床、赫尔曼省产于火山机构碳酸岩中的Khanneshin稀土元素矿床。目前在 阿富汗己发现此类型矿床14处,大多数没有开发。
(2) 伟晶岩型该类型矿床主要分布在阿富汗的东北部帕米尔_努力斯坦地区,中部赫尔 曼德河阿尔甘达卜河一带,产出在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和古近纪花岗岩类侵入岩中。受断裂 构造控制,呈脉状产出,脉长一般数十米至数百米,最长可达2~3 km;宽几十cm至数米 不 等 ,但脉体比较密集,数条或数十条,甚至数百条集群出现,构成伟晶岩田。伟晶岩 主要由微斜长石、钠长石、白云母、黑云母等组成,常伴有绿柱石、锂辉石、锡石、铌铁矿 、钽铁矿等,经常构成锂、铍、铌、钽及宝石矿床。矿床规模以小型为主,个别达中型规 模。
(3) 矽卡岩型该类型矿床分布很广,主要在中部和南部地区。成矿作用与三叠纪、白垩 纪以及古近纪花岗岩类有关,接触围岩多为晚三叠世灰岩,其次为白垩纪、侏罗纪和寒武纪 灰岩、大理岩。在接触带矽卡岩较发育,以石榴子石矽卡岩、金云母石榴子石矽卡岩较常见 。矿体主要产出在接触带矽卡岩中,呈透镜状、似层状,主要形成铁、铜、铅锌、锡、钨、 金等金属矿床。有的在外接触带,形成宝石矿。矿床规模以中、小型为主,矿石品位中等。 这类型矿床(点)在阿富汗有20~30处,目前大部分工作程度较低。
(4) 热液型主要分布在阿富汗的南部和中部地区。矿化作用大多发生在岩体及其附近围 岩中,矿体大多以石英脉形式出现,长数百米,厚数米,主要为锡、钨、金等。矿床规模以 中小型为主。该类型矿床另一种赋存形式是产出在地层中,特别是三叠纪钙质和黏土质岩石 中,并且矿区范围内没有花岗岩体,很难确定成矿与岩浆活动的关系。其形成的矿体多呈 似层状、扁豆状,沿一定层位延伸,以铅锌或汞、锑矿化为主,矿床规模以中、小型为主。
(5) 火山岩型该类型矿床不十分发育,主要分布在阿富汗西部和中部地区,产出在中 间 地块的华力西造山带中,与三叠纪或白垩纪火山岩关系十分密切。矿体一般呈似层状、 透镜状,矿石矿物以黄铁矿为主,伴有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及金等,矿石多为块状,局 部为脉状或浸染状。由于矿体产状与围岩火山岩经常一致,并沿着火山岩地层某一层位分 布,因此有人认为是层控型矿床,但也有人按矿体产出特点,称其为块状硫化物矿床。该类 型矿床以西部赫拉特省Shaida铜矿床最为典型,块状含铜黄铁矿体呈层状产在晚侏罗世—早 白垩世火山岩中,延长近千米,围岩蚀变强烈,矿石铜品位较高。
(6) 沉积型该类型矿床在阿富汗不发育,目前仅发现一处有工业价值且规模较大的锰矿 床。该矿床产出于喀布尔北部帕尔万省,在下石炭统砂岩与灰岩中,矿体呈层状、透镜状, 出露长120 m,厚3 m。矿石中含20%~40%的软锰矿,50%~70%硬锰矿,2%~3%的铁氧化物和 5%~7%的非金属矿物。矿化带中含锰氧化物28%~30%,w(Co) 0.03%,w(Ni ) 0.01%~0.30%。该矿床目前己初步开发。
(7) 沉积变质型该类矿床在阿富汗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分布在阿富汗的中东部 地区,产 于华力西褶皱带和中间地块的隆起区,赋存在新元古界中、上部和前寒武系(相当于文德岩 群)中,赋矿围岩为沉积变质岩系,或火山变质岩系、火山_沉积变质岩系,变质程度 较低,一般为低绿片岩相。矿层与围岩基本呈整合关系。赋矿层位较稳定,既有大中型矿床 ,也有小型矿床和矿点。按矿石矿物成分可分为:菱铁矿_赤铁矿矿床,如库纳尔省的Nukra _Khana铁矿床;磁铁矿_赤铁矿矿床,如中东部地区大型Hajigak铁矿床;黄铜矿_斑铜矿矿 床,如卢格尔省的Aynak铜矿床、喀布尔省的Darband铜矿床和Jawkhar铜矿床;石墨矿床, 如巴达赫尚省产于片麻岩和片岩中的Sanglich和Istrombi石墨矿床。
除上述7种主要成矿类型外,还有风化淋滤型矿床、砂矿型矿床和近代湖相沉积型矿床,但 规模都不大,而且分布较分散,一般工业意义不大。
在上述7种主要成矿类型中,沉积变质型是最主要的,形成大宗铁、铜矿产,具有十分重要 的 意义。其次为矽卡岩型和热液型,主要产出铅、锌、钨、锡、汞、锑等矿产。伟晶岩型矿床 具有丰富的稀有金属,如锂 、铍、铌、钽等矿产,在阿富汗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而火山 岩型主要为稀土元素、铀矿产,个别规模较大,具有较大前景。
2.3主要成矿区带
阿富汗矿产资源在中亚各国中尚属富足,特别是石油、天然气、铁、铜、稀土、稀有金 属矿产都占有一定地位。阿富汗主要矿产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相对集中的趋向,呈现出 一定的规律性的分布,以往依据前苏联标准,划分出21个成矿区带,过于繁杂, 目前又有多种划分,各具千秋。但从实际情况看,以下7个区带较为重要。
(1) 巴德赫尚_北帕米尔成矿带,于阿富汗东北部,北阿富汗帕米尔造山带内。成矿带呈N E 向展布,前寒武系基底的东、西两侧以上古生界盖层为主,中、新生代侵入岩发育。该成矿 带中部沉积变质型铁矿发育,东、西部以热液型铅、锌、金矿为主,南部有少量伟晶岩型稀 有金属矿,部分己开发。
(2) 喀布尔成矿带,在东部喀布尔附近。该成矿带东、西两侧都被相应的断裂所局 限,具有稳定隆升断块的性质,前寒武系较发育,并有多期次的超镁铁质和镁铁质岩浆侵入 。成矿带内以沉积变质型和岩浆型矿床较发育,其中有阿富汗最大的Hajigak铁矿、Aynak铜 矿和Loghor铬铁矿矿床,是阿富汗重要的成矿带。
(3) 巴尔赫成矿带,位于阿富汗北部与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及土库曼斯坦相邻的省 份。该成矿带于北阿富汗后华力西期地台区内,其基底由古生代沉积变质岩和火山岩组成, 盖层为侏罗系、白垩系和古新统,岩层近于水平。该成矿带以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矿 产为主,是阿富汗重要的能源矿产基地,目前己部分开发。
(4) 阿尔甘达卜_太林成矿带,在阿富汗东南部,沿阿尔汗达卜河流域呈NE_SW向展布。成 矿带于阿富汗中间地块,基底为新元古界,盖层以上古生界为主,其次为下古生界,中生代 与古生代岩浆侵入活动发育,并伴有热液型与矽卡岩型成矿作用,形成钨、锡、铜、铅、锌 等矿产,以小型矿床为主,个别可达中型,分布相对集中。
(5) 哈里_潘杰希尔成矿带,在中部地区,属于中阿富汗缝合带范围,呈近东西向 狭窄的带状展布,其南、北均为大断裂所局限,向西可延至伊朗的卢特高原北部。该成矿带 除北部和东部有零星中、新元古界外,主要出露古生代与中生代地层,该成矿带除东部有 小型沉积变质型铁矿外,主要为热液型和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分布较广。
(6) 努力斯坦成矿带,在阿富汗东部偏北地区,属于帕米瑞恩_努里斯坦中间地块。该区 基 底为古元古界,中生代与古近纪岩浆活动较发育,多呈大岩基产出,NE向压性断裂发育 ,该成矿带以伟晶岩型矿床为特征,产出在基底或花岗岩基中,并受区域性断裂控制,呈集 群式脉群出现。伟晶岩脉富含锂、铍、铌、钽等稀有、稀土金属,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7) 信丹德成矿带,在阿富汗西部赫拉特省和法拉省,西与伊朗卢特高原相邻。该成矿带 大面积被第四系覆盖,仅在北部与南部出露侏罗系—白垩系,阿尔卑斯期构造活动比较明显 。目前工作程度总体不高,己发现或勘查的几个热液型和火山岩型铅、锌、钨、錫 、汞等矿产,规模较小,但人们对该成矿带极为重视,因为与其相邻且地质条件相似的伊朗 卢特地区,己发现数处斑岩型铜矿床和层控型铅锌矿床。
2.4能源矿产
阿富汗能源矿产种类较全,有石油、天然气、煤炭、褐煤和泥炭,以煤炭、天然气最 为重要。能源矿产在空间分布上高度集中,主要在北部法里亚布省、朱兹詹省、萨曼 甘省和巴格兰省等地;在地质构造位置上主要产出在北阿富汗后华力西地台中,产出层位 比较集中,主要在中生代侏罗纪和白垩纪地层中,少数在古近纪古新世和第四纪更新世地 层中。从目前勘查结果来看,阿富汗能源矿产,特别是煤炭和天然气具有一定远景。
石油、天然气资源早在20世纪50年代阿富汗就开始勘查石油、天然气资源,1961 年发现了 目前最大的霍贾科格尔达格(Khoja_Gugerdag)油田,1967年发现了安戈持(Angot)油田 ,20世纪70年代以后又在卡拉库姆盆地不断发现油气田。目前全国共探明6个油田、7个气田 。初步估算阿富汗天然气资源储量有2万亿m3,石油资源储量约1600万吨。阿富汗石油天 然 气开发较早,20世纪50年末就开始有小规模石油与天然气的开发、生产。在20世纪70年代 中,由于数个油气田的发现,促进了其生产的发展,并且得到前苏联在技术与资金等方面的 合作和支援,以及英国、法国等石油公司的投入,全国油、气产业得到空前的发展。开发了 数个油田,建立了炼油厂,修建了通往塔什干的输气管道,外售天然气,当时有4个气田投 入生产,最高年份每天外输天然气650万m3~700万m3。后来由于战争原因,油气勘查及 其生产基本停止,甚至部分遭到破坏。
阿富汗石油天然气资源集中分布在北部法里亚布省北部、朱兹詹省中部和巴尔赫省南部等地 区,产出在北阿富汗后华力西地台中的卡拉库姆_阿富汗盆地(在阿富汗境内部分)中。 目前的勘查结果表明,该盆地在阿富汗境内可分东、西两部分。东部称阿富汗_塔吉克盆地 , 处于山间盆地的南端,为中生代/新生代沉积盆地,沉积厚度达10 km。目前不论在阿富汗 还是在塔吉克斯坦,都认为该盆地的上侏罗统、白垩系和古新统是潜在的生产层。但在20世 纪七八十年代,前苏联专家认为油田产出与新生代储层有关,并且可能为重油,而天然气产 出在较老沉积层中。虽然阿富汗_塔吉克盆地显示出许多蕴存石油、天然气的潜力,但目前 尚未获得找矿突破。西部称卡拉库姆(Karakum)盆地,该盆地与土库曼板块东南部边缘槽 有构造关系。盆地是由中生代和新生代沉积组成,厚6 km以上,基底由元古宙/古生代变质 岩和侵入岩组成,侏罗纪和白垩纪沉积为该盆地的主要储层,而侏罗系与白垩系之间 被大面积的下侏罗统含盐岩层所隔,成为它的标志。从霍贾科格尔达格、Djarkuduk气田和K ashkari油田工作结果看,早白垩世早期尼欧克姆阶红色砂岩层是主产层。除此之外,其他 层位也有油气显示,但居次要地位。
阿富汗卡拉库姆盆地中各油气田中油气质量差异较大,而不同产层也有所不同,如在霍贾科 格尔达格油田以及Djuma、Bashikurd、Djangalikolon等处,上侏罗统碳酸盐岩中含有 硫化氢含量变化较大的天然气储层。在Buian的Hauterian油气田和Aptian Kwaja_Gogirda t井 田,上石炭统含有天然气层,前者含甲烷92.40%,后者含甲烷为98.6%。在Anjat、Darya 和K ashkari等地的早白垩世欧特里阶中含高密度重油(0.915 g/cm3)、高硫。安戈特 (Angot)油田在早白垩世晚期下阿多必阶层中含轻油(0.822~0.843 g/cm3),低硫 。石油含2%~7%的石蜡。天然气多为干甲烷气,并含0.1%~5%的H2S,最高达5%~6%。
煤炭资源阿富汗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前苏联协助下,对全国煤炭资源进行 有计划的 勘查工作,勘查涉及范围约35 000 km2。勘查结果表明,全国煤炭资源主要产出在北 部萨曼甘省、巴格兰省和赫拉特省,并且集中在赫拉特省东部的Sabjak和萨曼甘省南部及巴 格兰省西部的Darrah_i_Suf两个地区。据前苏联地质学家估算,这两个地区约有1.1亿吨推 断储量和4亿吨远景储量,其中81%在Darrah_i_Suf地区。除此之外,其他地区还有1.4千万 吨资源储量,但多属于劣质煤,或其构造太复杂而难于利用。在Sabjat地区仅 有一处 规模较大并具经济价值的煤矿,而Darrah_i_Suf地区则有十几处具有经济价值的煤矿,已有 少量得以开发。
阿富汗具有经济阶值的煤矿均产出在中_下侏罗统中,但通常矿区构造较复杂,厚度变化大 ,0.5~3.8 m;层数多,1~45层;连续性差。煤炭发热量高,一般为7300~8200 cal/kg ;灰分低,含量变化大,3.5%~47.5%;主要用于发电和生活用煤。阿富汗主要煤矿概况 如下:
(1) Majit_i_Chubi煤矿是一座隐伏煤矿,也是赫拉省唯一的能源产地。煤层产出 在下 _中侏罗统中,厚60~175 m,共有煤层17层,其中4层厚0.6~1.95 m,煤为高硫,瘦煤, 含灰分5.5%~38.6%。可用于生产燃料,估算资源储量C1+C2为950万吨。
(2) Shabashak煤矿是Darrah_i_Suf地区重要煤矿之一,位于萨曼干省南部,产在中_下 侏罗统中,共有煤层12层,每层厚0.80~3.15 m,下部5层煤含灰分3.27%~31.7%;发 热量7600~8200 cal/kg,适用于生活用煤,估算资源储量B+C1为5400万吨,其中炊用煤2 00万吨,另有远景储量可达950万吨。
(3) Darwaza煤矿位于萨曼干省南部,产出在中_下侏罗统中,共有16层煤,每层厚0.68 ~3.60 m,含灰分较高,为21.7%~38.5%,主要为生活用煤。该煤矿工作程度不高,估 算资源储量为2000万吨,其中有1500万吨为生活用煤。
(4) Dahane_Tor煤矿位于萨曼甘省南部,产出在中_下侏罗统中,共有2层煤,一层厚2. 0 m,另一层厚3.54 m,二层煤间隔十分近。煤为亮煤,部分为生活用煤。两层煤含灰分较 高,为18.2%~25.4%;含镜质组分58.4%~71.1%。经推测资源储量1000万吨。
(5) Lila煤矿位于萨曼甘省南部,工作程度比较低。煤层产出在中_下侏罗统中,共有1 5层煤,每层厚0.65~2.80 m,含灰分3.5%~30.0%。
(6) Sary_Asya煤矿位于萨曼甘省南部,产出在中_下侏罗统中,共有14层煤,其中有3 层具有经济价值,每层厚度0.40~4.56 m。煤含灰分9.5%~27.0%,发热量7300 ~7900 cal/kg。估算资源储量约580万吨。
(7) Eshpushta煤矿位于巴格兰省西部,产出在中_下侏罗统中,共有5层煤,厚1.5~3 .8 m,含灰分2.50%~41.33%。煤层呈不规则状,被夹石分割,推测资源储量250万吨, 现己开发,每年产煤1.25万吨。
(8) Karkar煤矿位于巴格兰省西部,产出在中_下侏罗统中,含一层不规则状煤层,其 厚度变化在0.6~10.0 m之间,现己揭露,其沿走向长1000 m,沿倾向斜深550~650 m。 煤以柔皱状和纹层状为特征,为长焰煤,弱变质,发热量为7000~7800 cal/kg。现己进 行开发生产。
(9) Dudkash煤矿位于巴格兰省西部,产出在中_下侏罗统中,不规则状煤层 ,其厚度变化在0.2~10.0 m之间,现己揭露其沿走向长900 m,沿倾向斜深400~500 m。 煤色暗淡,层纹状,富含丝煤,工业上属长焰煤,强烈变质,含灰分26.89%,可作为能源 生产的燃料,但选矿困难。该煤矿己进行小型矿山开发,估算资源储量为130万吨。
综上所述,阿富汗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Darrah_i_Suf地区,而产出在萨曼甘省南部的煤矿规 模比产在巴格兰省西部的大,矿层相对稳定,变质程度低,是很好的生活用煤,而巴格 兰省西部的煤矿虽然形状不规则,选矿较困难,但其中蕴含部分工业用煤,所以其开发程度 相对较高,在战前每年产量达15~30万吨。
褐煤和泥炭目前发现褐煤和泥炭矿各一处。褐煤在北部帕尔万省Tozoghol,产出 在新近纪黏土层中,厚 65 cm,含灰分较高,从48.6%至50.4%。泥炭在东南部加兹尼省Nawdeho,产出在全新统近 代沉积层中,面积约12 km2,厚1.0~1.5 m。
2.5稀有金属矿产资源
阿富汗稀有金属矿产主要有锂、铍、铌、钽、铯、铷等,产出均与伟晶岩有关,以锂矿分布 较广、规模也较大。12个伟晶岩田/区有锂矿,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巴达赫尚省、库纳尔省 和努力斯坦一带,此外,在中南部乌鲁兹甘省也有产出。现将主要矿区介绍如下。
Pachighram矿区位于东北部库纳尔省(N35°31′40″~35°52′00″ ,E71°00′00″~71°18′00″) 。该区出露上石炭统—下二叠统板岩和元古宙结晶片岩与片麻岩,并被上新世花岗岩侵入。 在矿区内有伟晶岩脉约100多条,长10~1000 m,厚1~20 m,共有3种类型: ① 奥长石_ 微 钭长石 、黑电气石_白云母伟晶岩,主要产出在片麻岩和结晶片岩中;② 钠长石伟晶岩 ,含大量磷灰石; ③ 锂辉石_微斜长石_钠长石和锂辉石_钠长石伟晶岩产出在千枚状石 英黑云母片岩中。该矿区矿石的w(Li2O)为0.3%~5.0%,并伴生有铌(w (Nb 2O5) 0.001%~0.010%)、铍(w(BeO) 0.001%~0.010%)和锡(w (Sn) 0.006%~0.040%)。
Parun矿区位于东北部库纳尔省(N34°54′34″~35°40′18″,E70 °52′15 ″~71°14′40″),是较大伟晶岩田之一。伟晶岩脉产出在上新世花岗岩与元古宙结晶片 岩、片麻岩和上三叠统的外接触带中,在元古宙变质岩中有4种伟晶岩脉: ① 奥长石_微钭 长石、黑电气石_白云母伟晶岩; ② 黑电气石_微斜长石_白云母伟晶岩,伴有绿柱石晶体 ; ③ 钠长石化微斜长石和钠长石伟晶岩,含丰富磷灰石; ④ 锂辉石_微斜长石_钠长石和 锂辉石_钠长石伟晶岩。该区伟晶岩脉构成两大两小伟晶岩带,可划分出7个锂 矿床,是阿富汗重要的锂矿矿产地。
(1) Pasghushta锂矿床位于该伟晶岩田的东北部(N35°23′34″,E71°00′56″) ,陡倾斜 的锂辉石_微斜长石_钠长石和锂辉石_钠长石伟晶岩脉产出在上三叠统板岩中,整个脉带长1 0 km,宽30~250 m。其中最大的脉体长600~800 m,宽20~30 m,并伴有浸染状铌铁矿_钽 铁 矿和锡石。三条含锂辉石伟晶岩脉在Pasghushta河上游含w(Li2O) 1.96%,宽7 0 m,而下游w(Li2O)为2.14%,并伴生有铷和铯,宽20 m。该矿床以深100 m估 算,推断Li2O资源储量为105万吨,w(Ta2O5)为0.022%~0.007%。
(2) Jamanak锂矿床位于该伟晶岩田的北部(N35°13′12″, E70°59′06″)。含 锂 辉石伟晶岩脉产出在上三叠统变质岩中,在矿床中分4个带,第一伟晶岩带,长度超过1000 m,厚10~20 m,有4种伟晶岩: ① 锂辉石_微斜长石_钠长石伟晶岩(含锂辉石60%~65%) ; ② 锂辉石_微斜长石_石英伟晶岩(含锂辉石15%~20%); ③ 锂辉石_钠长石伟晶岩( 含锂辉石15%); ④ 钠长石伟晶岩(含锂辉石5%~10%)。第二伟晶岩带,长800 m,厚10 ~15 m,并呈现杂色和带状构造。第三伟晶岩带长大于2 km,厚5~7 m。第四伟晶岩带,长约80 0 m,厚2~6 m。第 一、二、三带按深度250 m估算,推断Li2O资源储量为29.4万吨。整个矿床按深100 m, 长6 km估算,推算Li2O资源储量为45万吨,品位w(Li2O)不低于1.5%。
(3) Yaryhgul锂矿床。 位于该伟晶岩田的西北部(N35°22′40″, E70°50′51″)。 该区出露元古宙石榴子石_黑云母结晶片岩和石英_黑云母_角闪石_石榴子石片麻岩,岩 层己 褶皱、混合岩化,并被上新世花岗岩和伟晶岩脉侵入。矿床范围约3 km×5 km。伟晶岩以锂 辉石_微斜长石_钠长石伟晶岩为主,其中可见微斜长石、黑电气石和少量绿柱石巨晶。较长 的伟晶岩脉长0.5~3.5 km,厚1.5~5.0 m,平均含锂辉石15%~25%。该矿床5条脉若按 长 3.5 km,厚3 m,延伸100 m,w(Li2O)=1.0%估算,推算其Li2O资源储量为 13万吨。
(4) 下Pasghushta锂矿床位于该伟晶岩田的东北部,在Pasghushta锂矿床之东南 (N35°22′53″,E71°03′06″)。伟晶岩脉产出在上三叠统含碳质绢云母石英板岩中, 有2条脉,长分别为750 m和25 m,伟晶岩脉含10%~15%的块状微斜长石、25%~30%的锂辉石 、60%的细粒白云母、石英、钠长石,其他矿物平均1%~3%。伟晶岩脉w(Li2O)为 2 .09%~2.31%,平均2.2%。若按深100 m估算,推算Li2O资源储量为12.4万吨。矿石质 量好,品位高。
(5) Paskhi锂矿床位于该伟晶岩田的南部(N35°17′30″,E70°57′30″)。矿床 产出在上三叠统中,范围大约2 km×3.5 km。矿床中有3种类型伟晶岩脉:钠长石化微斜长 石伟晶岩脉,含丰富的浸染状磷灰石和伴生的绿柱石晶体;强烈钠长石化锂辉石_微斜长石_ 钠长石伟晶岩脉,含锂辉石;锂辉石_叶钠长石_微斜长石伟晶岩脉,含铯榴石。主要伟晶岩 脉有3条: No.1脉长1000 m,厚7.5~60.0 m,剥离深600 m,含锂辉石15%~25%,其 w(Li2O)为1.46%;No.2脉长2.5 km,厚5~10 m;No.3脉w(Li2O)为 1.56%。该矿床3条脉按深度100 m,推算Li2O资源储量为12.7万吨,并伴生有Ru、Ce、T a。
(6) Tsamgal锂矿床位于该伟晶岩田的东南部(N35°17′45″,E71°02′31″)。伟 晶岩脉产出在上三叠统含碳质石英黑云母板岩中,主要为锂辉石_微斜长石_钠长石和锂辉石 _钠长石伟晶岩,构成一伟晶岩带,其长5 km,厚10 m,但每条伟晶岩脉一般长600~1000 m ,厚3~7 m,含锂辉石15%~30%。个别脉体w(Li2O)可达2.32%,但整个矿床平 均 品位至少是1.5%。若按深度100 m、平均品位1.5%估算,该矿床Li2O资源储量为18 .75万吨。
(7) Drumgal锂矿床位于该伟晶岩田的东南部(N35°19′08″,E70°01′21″)。 伟晶岩产出在上三叠统板岩中,有3条锂辉石_微斜长石_钠长石脉,长1000~2000 m,厚7~ 30 m,w(Li2O)1.38%~1.58%。在No.1厚30 m的地方,分析化验结果显示 w(Ta2O5)为0.06%,而该矿床在60 m长范围内w(Ta2O5)仅0.03%,变 化较大。该矿床按深度100 m估算,Li2O资源储量为25.3万吨。
Shamakat伟晶岩田位于努力斯坦(N34°40′10″~34°44′00″,E70 °00′20 ″~70°02′15″),矿区出露元古宙变质岩和上新世花岗岩,伟晶岩脉有2种类型:锂 辉石_钠长石型和透锂辉石_ 锂辉石_钠长石型,最长锂辉石_钠长石伟晶岩脉超过3 km,厚4 m,含锡石57 g/m3,铌铁 矿_钽铁矿15 g/m3。该岩田有No.1、No.2、No.4、No.5、No.6、No.7、No.10伟晶 岩脉,w(Li2O)为1.76%,w(CsO)为0.01%,含痕量Rb,w(Sn) 0.07~0.39%(偶然高达2.85%),w(BeO)为0.003~0.042%。矿石含锂也含T aO。No.1脉按深度150 m、品位1.76%估算,Li2O资源储量为15.85万吨。
Taghawlor伟晶岩田位于阿富汗中部乌鲁兹甘省(N33°42′30″~33° 47′00″ ,E66°19′30″~66°29′00″)。伟晶岩脉产出在上新世花岗岩和元古宙变质岩之间, 呈EW向展布,长18 km,宽1.0~1.5 km。岩田中有3种伟晶岩脉: ① 锂辉石_微斜长石_ 钠长石脉,为主要矿化脉体,含锂辉石10%~25%,锂辉石晶体长5~10 cm或30~60 cm; ② 微斜长石_黑电气石_白云母脉,偶含绿柱石晶体; ③ 白云母_钠长石脉。该岩田已确认30 0多条伟晶岩脉,长50~2000 m,厚0.5~20.0 m,脉中铌铁矿_钽铁矿呈1 m×3.5 m大小 碎片分布,锡石粒度大于5 mm。其中14条伟晶岩脉,按长200~500 m至2000 m、厚2~10 m 至35 m估算,Li2O资源储量为146.4万吨(w(Li2O) 0.08%~2.80%); Ta2O5 储量为4200吨(品位0.008%~0.025%);Sn储量为1.76万吨(品位0.01%~0 .14%)。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吴良士供稿)